百脈根(學(xué)名:Lotus corniculatus Linn.)是豆科、百脈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達50厘米,具主根。莖叢生,實心,羽狀復(fù)葉,葉片紙質(zhì),斜卵形至倒披針狀卵形,中脈不清晰;小葉柄甚短,傘形花序;花集生于總花梗頂端,花梗短,苞片葉狀,與萼等長,宿存:萼片鐘形,萼齒狹三角形,花冠黃色或金黃色,旗瓣扁圓形,花絲分離;花柱直,子房線形,莢果直,褐色,種子細(xì)小,卵圓形,5-9月開花,7-10月結(jié)果。
別 稱:五葉草、牛角花
形態(tài)特性
多年生草本,高15-50厘米,全株散生稀疏白色柔毛或禿凈。具主根。莖叢生,平臥或上升,實心,近四棱形。羽狀復(fù)葉小葉5枚;葉軸長4-8毫米,疏被柔毛,頂端3小葉,基部2小葉呈托葉狀,紙質(zhì),斜卵形至倒披針狀卵形,長5-15毫米,寬4-8毫米,中脈不清晰;小葉柄甚短,長約1毫米,密被黃色長柔毛。
傘形花序;總花梗長3-10厘米;花3-7朵集生于總花梗頂端,長(7)9-15毫米;花梗短,基部有苞片3枚;苞片葉狀,與萼等長,宿存:萼鐘形,長5-7毫米,寬2-3毫米,無毛或稀被柔毛,萼齒近等長,狹三角形,漸尖,與萼筒等長;花冠黃色或金黃色,干后常變藍(lán)色,旗瓣扁圓形,瓣片和瓣柄幾等長,長10-15毫米,寬6-8毫米,翼瓣和龍骨瓣等長,均略短于旗瓣,龍骨瓣呈直角三角形彎曲,喙部狹尖;雄蕊兩體,花絲分離部略短于雄蕊筒;花柱直,等長于子房成直角上指,柱頭點狀,子房線形,無毛,胚珠35-40粒。
莢果直,線狀圓柱形,長20-25毫米,徑2-4毫米,褐色,二瓣裂,扭曲;有多數(shù)種子,種子細(xì)小,卵圓形,長約1毫米,灰褐色?;ㄆ?-9月,果期7-10月。
栽培技術(shù)
移栽:選用一年生以上的百脈根植株。具體辦法是晚秋將植株平茬,連土帶根刨起20-25厘米,過大的根群可掰成直徑15-20厘米大小穴栽。間距60×60厘米,栽后澆水蓋嚴(yán)。移栽也可在早春進行。在植株返綠前后,根系和蘗芽都已活動,但葉面蒸發(fā)量小,移后半月即生長茁壯,幾乎沒有緩苗期。
管理:百脈根種子小,子葉也小,幼苗拱土能力弱,出苗前后應(yīng)防止土壤板結(jié),另外幼苗生長緩慢,有一個月左右的蹲苗期,此時應(yīng)防止水淹或地表溫度過高灼燒致死,同時還應(yīng)防止雜草危害。百脈根如需保持較長營養(yǎng)生長期,可在開花期刈割中上部花莢1-2次。植株在9月下旬刈割,可促進晚秋根莖萌發(fā)新芽,延長青綠期,增加觀賞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