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括起來是要遵循“看天、看地、看樹苗”的"三看"原則。
“看天"、"看地”就是考慮當時當?shù)氐奶鞖夂屯寥狼闆r。天氣較干旱,土壤水分 缺乏時,灌溉次數(shù)要多一些,灌溉量也要大一些;在暗朗多風的天氣,苗木及土壤的 蒸騰量大,
水分消耗多,應縮短灌溉的間隔時間;保水能力較差的砂土、砂壤土,可 進行少量多次的灌溉;保水力強的黏土,灌溉間隔期可適當延長;低洼地和鹽堿地應 適當控制灌水次數(shù)。
決定一塊苗木基地地是否應該灌水,主要的是要看土壤的墑情,適 宜苗木生長的土壤濕度為15% ~20。“看樹苗”首先要根據(jù)苗木樹種的生物學特性進行合理灌水,如楊、柳、樺木、落葉 松等幼苗較幼嫩,需水量也較多,灌溉次數(shù)要多些;海棠、玫瑰、刺槐等闊 葉落葉樹,
在土壤水分過多時易產(chǎn)生黃化現(xiàn)象;而油松、側(cè)柏等一般常綠針葉樹相對 喜干、不耐濕,灌水量應小,灌溉次數(shù)也可適當減少;許多針葉苗木樹種比闊葉苗木樹種對水 的要求少。其次,灌水時要結(jié)合苗木的特性進行,如幼苗強壯、根系發(fā)育快、抗旱能 力強的苗木可適當少灌水;反之,應保持土壤濕潤,增加灌溉次數(shù)。同時,還要根據(jù) 苗木的生長時期進行灌溉,出苗期和幼苗期,苗弱,根系淺,對干旱敏感,灌溉次數(shù) 要多,灌溉量要??;速生期苗木生長快,根系深,需水量大,灌溉次數(shù)可以減少,但 每次的灌溉量要大,即灌足、灌透;苗木進人硬化期,為加快苗木的木質(zhì)化,防止徒 長,應減少或停止灌水;越冬苗要灌凍水。播種前應灌足底水,
保證種子吸收足夠的 水分,促進萌發(fā);播種后灌水易引起土壤板結(jié),使地溫降低,所以出苗前盡可能不要 灌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