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殖方法:
以播種繁殖為主,分株和根插也可。
播種
6-7月,果實成熟后,即可采種,經(jīng)濕沙貯藏40~60天播種。幼苗抗寒力較差,入冬前需覆蓋樹葉和草秸防寒。 也可在采種后沙藏越冬,翌年春季播種。
1、種實采集
選擇結(jié)果早,品質(zhì)優(yōu)良的健壯母樹,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實成熟變?yōu)辄S褐色時,及時采收,否則遇風(fēng)容易將種子全部吹落。將種子采集后風(fēng)干,去雜,過篩,精選,晾干,存放到干燥陰涼處備用,并防止蟲害、鼠害。
2、種實處理
黃櫨的果皮有堅實的柵欄細胞層,阻礙水分的滲透,因此必須在播種前先進行 種子處理。一般于1月上旬 先將種子風(fēng)選或水選除去秕種,然后加入清水,用手揉搓幾分種,洗去 種皮上的粘著物,濾凈水,重換清水并加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或多菌靈,浸泡3d,撈出摻2倍的細沙,混勻后貯藏于背陰處,令其自然結(jié)冰進行低溫處理。至2月中旬選背風(fēng) 向陽,地勢高燥處挖深約40cm,長寬約60~80cm的 催芽坑,然后將種沙混合物移入坑內(nèi),上覆10cm左右的細沙,中間插草束通氣,坑的四周挖排水溝,以防積水。在催芽過程中應(yīng)注意經(jīng)常翻倒,并保持一定的濕度,使種子接受外界條件均勻一致, 發(fā)芽勢整齊,同時防止種子腐爛。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種子吸水膨脹,開始萌芽,待有25-30%左右種子露白即可播種。
3、圃地選擇及整地消毒
(1)圃地的選擇
選地勢較高,灌溉方便,土層深厚肥沃,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育苗地。土壤粘度較大時,可結(jié)合整地加入適量細沙或蛭石進行土壤改良,切忌選擇土壤粘重內(nèi)澇地塊。
(2)整地
整地時間以3月上中旬為宜。整地時施足基肥,每667m施腐熟有機肥3000kg左右,并施30~50kg復(fù)合肥,深翻耙細,揀去草根、雜物等。
(3)土壤消毒
播種前3~4d用40%褐爾馬林加水50倍或多菌靈50%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1.5g進行土壤消毒,也可每667m施50~100kg硫酸亞鐵以防幼苗立枯病。另用50%辛硫磷800倍液每667m施200kg以消滅地下害蟲。
4、播種技術(shù)
黃櫨育苗一般以低床為主,為了便于采光,南北向作床,苗床寬1.2m,長視地形條件而定,床面低于步道10~15cm,播種時間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宜。播前3-4天用福爾馬林或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,灌足底水。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cm,拉線開溝,將種沙混合物稀疏撒播,每667m用種量6~7kg。下種后覆土約1.5~2cm,輕輕鎮(zhèn)壓、整平后覆蓋地膜。同時在苗床四周開排水溝,以利秋季排水。注意種子發(fā)芽前不要灌水。一般播后2~3周苗木出齊。
分株
黃櫨萌蘗力強,春季發(fā)芽前,選樹干外圍生長好的根蘗苗,連須根掘起,栽入圃地養(yǎng)苗,然后定植。
扦插
春季用硬枝插,需搭塑料拱棚,保溫保濕。生長季節(jié)在噴霧條件下,用帶葉嫩枝插,用400~500ppm吲哚丁酸處理剪口,30天左右即可生根。生根后停止噴霧,待須根生長時,移栽成活率較高。
盆景制作
樹形制作
在**北方山野的陽坡及半陰坡上,常密集生長著成片的黃櫨,用其作盆景,可在春季黃櫨發(fā)芽前的2~3月份,到山野掘取老樁。黃櫨樁經(jīng)多年砍伐和牲畜啃咬,植株矮小,枝干虬曲,老態(tài)龍鐘,容易成形,故掘取老樁,是制作黃櫨盆景的捷徑。黃櫨葉柄較長,葉片較大,經(jīng)蟠扎、修剪,常制成自然式盆景。
栽種與用盆
黃櫨常在春季萌芽前進行栽種,如是新掘取的樹樁,應(yīng)用素沙土植于 瓦盆中“養(yǎng)坯”;如是 翻盆,應(yīng)把盆中舊土去掉一半,換上新土。黃櫨對土壤要求不嚴(yán),以 腐殖土為主,加適量沙土調(diào)勻后即可使用。黃櫨葉片春夏碧綠而深秋變紅,用盆之色澤以和紅、綠色相協(xié)調(diào)的紫砂盆為好。盆之形狀視樹形而定,直干式常用圓形或方形盆,斜干式及曲干式宜用長方形或橢圓形中等深度的盆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