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斷櫻花病理癥狀

   發(fā)布日期:2016-05-23    
核心提示: 櫻花(學名:Cerasus sp.):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(tǒng)稱,在《中國植物志》新修訂的名稱中專指東京櫻花,亦稱日本櫻花。櫻花
    櫻花(學名:Cerasus sp.):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(tǒng)稱,在《中國植物志》新修訂的名稱中專指“東京櫻花”,亦稱“日本櫻花”。櫻花品種相當繁多,數(shù)目超過三百種以上,全世界共有野生櫻花約150種,中國有50多種。全世界約40種櫻花類植物野生種祖先中,原產(chǎn)于中國的有33種。其他的則是通過園藝雜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種。
 

 
    櫻花原產(chǎn)北半球溫帶環(huán)喜馬拉雅山地區(qū),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,主要在日本國生長。花每枝3到5朵,成傘狀花序,花瓣先端缺刻,花色多為白色、粉紅色。花常于3月與葉同放或葉后開花,隨季節(jié)變化,櫻花花色幽香艷麗,常用于園林觀賞。櫻花可分單瓣和復瓣兩類,單瓣類能開花結果,復瓣類多半不結果。
    據(jù)文獻資料考證,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,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(nèi)栽培。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(xiàn)在私家庭院。當時萬國來朝,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,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櫻花象征熱烈、純潔、高尚。被尊為日本國花。
    如何判斷櫻花病理癥狀
    生長季節(jié)中櫻花病害的重復侵染頻繁發(fā)生,對櫻花生長影響較大,對病害的診斷主要從葉、干、枝、根等幾方面判斷及處理。
    1.櫻花葉具有光澤,春季葉綠肥厚,夏季常綠,秋季變紅,這些都是櫻花生長健壯的表現(xiàn),同時也說明了櫻花第二年開花情況將比較理想。
    2.①櫻花樹干上有流膠癥狀,這種現(xiàn)象不是病,而是蛾類鉆入樹干產(chǎn)卵所造成的,要及時用刀挖出蟲卵并注射藥物,同時改良土壤,加強水肥管理,合理修剪。②樹干上長出許多蘑菇和青苔的東西,這說明有許多病菌侵入櫻樹的枝體內(nèi),應及時剪掉,集中燒毀,減少病源,創(chuàng)造不利于病菌發(fā)病的條件。
    3.觀察櫻花四季生長,發(fā)現(xiàn)枝葉不茂(葉色發(fā)黃易早落,花開較少,花期短)這說明其根部存在問題。一般來說是“根癌”,它是由根癌土壤桿菌浸染所致,該菌在腫瘤皮層內(nèi),或隨破裂的腫瘤殘體落入土壤中越冬,借雨水和灌溉水以及地下害蟲和園藝工具傳播,并借帶病苗木作遠距離傳播。病菌通過各種傷口侵入植株,通常土壤潮濕,積水,有機質(zhì)豐富時發(fā)病嚴重,堿性土壤有利于發(fā)病,要及時切除腫瘤,對病株周圍的土壤可按每平方米50至100克的用量,撒入硫磺粉消毒,也可將病株根頸與根部置于500至1000倍鏈霉素液中浸泡消毒30分鐘,利用腐葉土木炭粉及微生物進行改良土壤,治療效果較好。
    櫻花秋季樹體管理
    一、防病保葉。
    櫻花葉片易受白粉病、褐斑病、煤污病等病害的侵染,如防治不及時,會導致葉片過早脫落,影響?zhàn)B分積累,從而對明年開花不利??蛇x用70%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,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每15天噴施一次。盡量避免使用敵敵畏,以免引起落葉。適當澆水,并增加葉面噴肥(0.3%至0.5%尿素、 0.3%磷酸二氫鉀),以確保葉片完整、質(zhì)厚、濃綠。
    二、秋施基肥。
    一般在9月上旬施基肥,這時肥料有充分的時間腐熟,能讓樹體在休眠前吸收利用。此時施肥切斷的根能很快愈合并萌發(fā)大量吸收根,提高樹體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。施肥種類以腐熟的農(nóng)家肥為主,配合少量化肥。一般幼樹每株施土雜肥50至75公斤,秋施基肥不宜過深,以40至50厘米為宜。幼樹可采用溝施法,健壯樹采用撒施法,如發(fā)現(xiàn)樹體有缺素癥,可適當混入少量微量元素。
    三、深翻樹盤。
    秋季櫻花根系生長高峰到來之前,結合基肥的施入,深翻樹盤,可增加深根量,蓄水保墑,提高地溫。將樹盤內(nèi)枯枝、落葉、雜草等清理干凈,集中燒毀,以消滅越冬蟲原和菌源。
    四、秋季修剪。
    結合樹體的生長狀況,及時疏去密集枝、交叉枝、重疊枝、病蟲枝,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,增強樹勢。用利刀削平刮凈傷口,涂以石硫劑5度液消毒,再涂上桐油等保護劑以預防傷口腐爛。
 
 
免責聲明: 如果本站所選內(nèi)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涉及版權問題,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,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(jīng)濟損失。
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:西北苗木網(wǎng)的圖/文等稿件,均來自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,僅供參考。他人從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本站部分內(nèi)容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及時更正或刪除。
更多>同類知識

推薦圖文
推薦知識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