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廊圍合的留芬閣景區(qū)以留芬閣為中心,閣為兩層碉樓式,有聯“紅情綠意花之態(tài),黃卷青燈學者家”。閣底設附屋,題一聯“幽蘭貳室,修竹萬山”,額板和聯板皆用泥塑,額為葡萄葉果,聯為水仙花籃;額板綠,聯板紅,妙不可言。附屋前小橋束水,曲廊蜿蜒,廊粱架駝峰與此同時蜀柱用一木雕成,刻嶺南花果,雀替亦用透雕,色彩艷麗。附屋旁開池堆山,山上瀉瀑,題名九獅山。
紅蕖書屋景區(qū)有水池景和假山景二佳處,假山用珊瑚構成,內為洞,設坐幾,為避暑之地;整座假山被雜草灌木覆蓋,極其自然。池區(qū)有池邊方亭和六角亭,方亭邊有英石假山,六角亭名為一勺亭,表一勺見海之意。池岸用英石砌成,有石筍和石磯立于水中,一副海岸風光。
碧溪草堂景區(qū)也是水景區(qū),方形水池邊筑一堂、一屋、一樓、二亭,堂曰“碧溪草堂”,說是草堂卻不草,與可園“草草草堂”類相似;澄漪亭和六角亭突入水中;一樓指小姐樓,為船廳,不象江南園林的舫單層且長邊靠岸,而是雙層。立面敞式格扇,二層平座,船頭向岸,只取神韻而已,仿當年珠江的名船“紫洞艇”。
八表來香亭景區(qū)完全是余蔭山房的翻版,四面圍合之中的方池與八角池間夾著一橋。隔池南北有屋相對,南屋類似深柳堂,北屋類臨池別館,橋名沫英澗,類跨虹橋,八表來香亭似玲瓏水榭,半圓亭類來薰亭,連出水口都是一樣,水口橋取代孔雀亭位置。此處相當奇妙,站在石橋上,一邊以墻和鳳來峰景區(qū)相隔,墻上圓孔漏窗讓人隱約感到隔壁的水聲和山峰存在;墻體做成彎曲的龍墻,有筒瓦壓頂;墻邊英石假山時斷時續(xù),墻外的芭蕉葉垂到院內;門洞為內外半圓亭,當中隔圍墻,完全是現代的解構法,真是把余蔭山房的局促缺點完全克服了。
出門右折為石橋,橋一側為石欄、一側為磚墻,墻上開了一個與橋長同寬的大扇形漏窗,透出墻內的假山和瀑布。尋聲而走,到一個平臺,側墻上有與橋上同樣的漏窗。游人的興趣變成渴望,往前依廊而行,到達全園的高潮鳳來峰區(qū),為崖瀑潭局典范。山峰用湖石構成,題“鳳來”兩紅字,方亭據頂,崖臨潭,白色磯石之間有汀步石可渡,崖上瀑布飛流而下,甚為壯觀。水池一側更有一石拱橋,做法與入口石橋一樣,半是欄桿半是墻,墻上有巨形漏窗,虛多實少,幾何圖案,曲線脊線,成為嶺南園林的橋墻典范,現代公園中許多橋都是仿它而作。透過橋邊漏窗,發(fā)現隔壁還有方池,繞廊前行,一路上,半廊的方形漏窗把墻外的花木景石透過來;至廊端有一門洞,泥塑聯板上題一聯“清風遇竹有生面,流水娛人無盡期”;透過修竹,可見影壁是一幅金魚泥塑圖,側有芭蕉葉狀聯板題聯一幅;出廊見方形水池周邊建筑進退有致,條石駁岸,磯石占角,石間有灌木叢生,此地規(guī)整與鳳來峰下的自然形成對比。
園中花壇樹壇別致,四雕全為泥塑、隱雕、繪畫;建筑倒有些江南園林影子,因龍氏最后一代主人龍渚惠曾帶工匠到蘇州取經。門洞亦精妙無比,以立式酒瓶和圓形門洞為主,每門有變,每門聯額,最佳處為上鳳來峰的山道上,一轉折一門洞,洞形如笑中彌勒。總之,清暉園集明清文化、嶺南古典園林、江南園林、珠江三角洲水鄉(xiāng)特色于一體,是古園改造中最成功的一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