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網

高山草甸

日期:2010-07-13     瀏覽:1629    
又稱為高寒草甸。在寒冷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,發(fā)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種草地類型。其植被組成主要是冷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伴生中生的多年生雜類草。植物種類繁多,莎草科、禾本科以及雜類草都很豐富。密叢性短根莖蒿草屬,為重要的組成植物。群落結構簡單,層次不明顯,生長密集,植株低矮,有時形成平坦的植氈。草類如蒿草、羊茅、發(fā)草、剪股穎、珠芽蓼、馬先蒿、堇菜、毛茛屬、黃芪屬、問荊等,小灌木如柳叢、仙女木、烏飯樹等,下層常有密實的蘚類,形成植被的莖層。草群高為3~10厘米,覆蓋度70%~90%,常為分散的片狀。高寒草甸,年平均溫度在0℃以下。年降水量約400~500毫米。冬季有冰雪覆蓋。土壤主要為高山草甸土。生草過程發(fā)育強盛,形成致密緊實的草皮層,有機質含量較高,但未能分解。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。部分土壤有永凍土層。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,四川北部。在西北和西南部亦有分布。高山草甸草層低,草質良好,為良好的夏季牧場,適于牛、羊等畜群放牧。   草甸(meadow)在適中的水分條件下發(fā)育起來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為主體的植被類型。草甸與草原的區(qū)別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優(yōu)勢,是半濕潤和半干旱氣候條件下的地帶性植被;而一般的草甸屬于非地帶性植被,可出現(xiàn)在不同植被帶內。在濕潤氣候區(qū),草甸可以伴同針葉林或落葉闊葉林出現(xiàn),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間低地;盡管草原帶和荒漠帶的氣候干旱,大氣降水不足,但在地表徑流匯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較高之處仍可形成草甸。在熱帶、亞熱帶和溫帶的高山地區(qū)還能形成高寒草甸。因此,北自歐亞大陸和北美洲、凍原帶,南至南極附近的島嶼上均有草甸出現(xiàn)。不過,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和溫帶分布特別廣泛。草甸在中國主要散布于東北、內蒙古、新疆和青藏高原,類型多樣,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積的高寒草甸是中國植被的特點。 高山草甸-相關   草甸(meadow)在適中的水分條件下發(fā)育起來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為主體的植被類型。草甸與草原的區(qū)別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優(yōu)勢,是半濕潤和半干旱氣候條件下的地帶性植被;而一般的草甸屬于非地帶性植被,可出現(xiàn)在不同植被帶內。在濕潤氣候區(qū),草甸可以伴同針葉林或落葉闊葉林出現(xiàn),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間低地;盡管草原帶和荒漠帶的氣候干旱,大氣降水不足,但在地表徑流匯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較高之處仍可形成草甸。在熱帶、亞熱帶和溫帶的高山地區(qū)還能形成高寒草甸。因此,北自歐亞大陸和北美洲、凍原帶,南至南極附近的島嶼上均有草甸出現(xiàn)。不過,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和溫帶分布特別廣泛。草甸在中國主要散布于東北、內蒙古、新疆和青藏高原,類型多樣,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積的高寒草甸是中國植被的特點。
又稱為高寒草甸。在寒冷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,發(fā)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種草地類型。其植被組成主要是冷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伴生中生的多年生雜類草。植物種類繁多,莎草科、禾本科以及雜類草都很豐富。密叢性短根莖蒿草屬,為重要的組成植物。群落結構簡單,層次不明顯,生長密集,植株低矮,有時形成平坦的植氈。   草甸(meadow)在適中的水分條件下發(fā)育起來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為主體的植被類型。草甸與草原的區(qū)別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優(yōu)勢,是半濕潤和半干旱氣候條件下的地帶性植被;而一般的草甸屬于非地帶性植被,可出現(xiàn)在不同植被帶內。在濕潤氣候區(qū),草甸可以伴同針葉林或落葉闊葉林出現(xiàn),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間低地;盡管草原帶和荒漠帶的氣候干旱,大氣降水不足,但在地表徑流匯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較高之處仍可形成草甸。在熱帶、亞熱帶和溫帶的高山地區(qū)還能形成高寒草甸。因此,北自歐亞大陸和北美洲、凍原帶,南至南極附近的島嶼上均有草甸出現(xiàn)。不過,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和溫帶分布特別廣泛。草甸在中國主要散布于東北、內蒙古、新疆和青藏高原,類型多樣,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積的高寒草甸是中國植被的特點。
發(fā)育于高山森林郁閉線以上草甸植被下的土壤。在中國曾稱草氈土。其主要特征是:地表因常有凍裂和土滑作用而呈層狀或小丘狀;表層由草根交織成軟韌的草皮層。   中國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東部的高原面和高山,以及帕米爾高原、天山和祁連山等亞洲中部海拔在3200~5200米的高山區(qū)。在天山等山地常呈垂直帶出現(xiàn),而在高原面上則具有水平地帶性分布的特征。這類土壤在歐洲、美洲和大洋洲的高山區(qū)也有分布。   高山草甸土所在的地形、部位多為山坡、高原面上緩丘、冰磧平臺、寬谷和盆地等。母質多為殘積-坡積物、坡積物、冰磧物和冰水沉積物等。所在地氣候以寒冷、中濕、凍結期長為特征;年平均氣溫-6~4℃,年降水量400~700毫米。植被屬于高寒草甸,以密叢而根莖短的小嵩草、矮嵩草等為主,并常伴生多種苔草、圓穗蓼和雜類草。覆蓋度約為70~90%,在臨近森林線上限的陽坡還常有灌叢出現(xiàn)。   高山草甸土有明顯的腐殖質積聚,腐殖質層厚 8~20厘米,呈灰棕至黑褐色粒狀-扁核狀結構。有機質含量10~20%,以富啡酸為主,胡敏酸/富啡酸 (H/F)比值為0.6~1.0。土壤復合膠體屬高有機質低復合度型,以松結合態(tài)腐殖質為主。腐殖質層向下顏色迅速變淡。在亞高山帶,土壤層次間過渡迅速而明顯;而在高山(真高山)帶則不甚明顯,且AB層出現(xiàn)一個暗色層。剖面中水溶性鹽類和碳酸鈣已淋失,僅部分高山草甸土剖面的中、下部有碳酸鈣積聚。粘粒和三二氧化物在剖面中變化不大,粘土礦物以水云母為主,并有少量高嶺石和蟶石。呈酸性至中性反應。土層厚度僅40~50厘米,有明顯的融凍微形態(tài)特征,底層有季節(jié)凍層或多年凍土。   高山草甸土可作天然牧場。在亞高山帶的有些地區(qū)配以防寒和肥水管理措施后可墾為旱作農田,種植青稞、油菜等耐寒作物。
發(fā)育于高山森林郁閉線以上草甸植被下的土壤。在中國曾稱草氈土。其主要特征是:地表因常有凍裂和土滑作用而呈層狀或小丘狀;表層由草根交織成軟韌的草皮層。   中國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東部的高原面和高山,以及帕米爾高原、天山和祁連山等亞洲中部海拔在3200~5200米的高山區(qū)。在天山等山地常呈垂直帶出現(xiàn),而在高原面上則具有水平地帶性分布的特征。這類土壤在歐洲、美洲和大洋洲的高山區(qū)也有分布。   高山草甸土所在的地形、部位多為山坡、高原面上緩丘、冰磧平臺、寬谷和盆地等。母質多為殘積-坡積物、坡積物、冰磧物和冰水沉積物等。所在地氣候以寒冷、中濕、凍結期長為特征;年平均氣溫-6~4℃,年降水量400~700毫米。植被屬于高寒草甸,以密叢而根莖短的小嵩草、矮嵩草等為主,并常伴生多種苔草、圓穗蓼和雜類草。覆蓋度約為70~90%,在臨近森林線上限的陽坡還常有灌叢出現(xiàn)。   高山草甸土有明顯的腐殖質積聚,腐殖質層厚 8~20厘米,呈灰棕至黑褐色粒狀-扁核狀結構。有機質含量10~20%,以富啡酸為主,胡敏酸/富啡酸 (H/F)比值為0.6~1.0。土壤復合膠體屬高有機質低復合度型,以松結合態(tài)腐殖質為主。腐殖質層向下顏色迅速變淡。在亞高山帶,土壤層次間過渡迅速而明顯;而在高山(真高山)帶則不甚明顯,且AB層出現(xiàn)一個暗色層。剖面中水溶性鹽類和碳酸鈣已淋失,僅部分高山草甸土剖面的中、下部有碳酸鈣積聚。粘粒和三二氧化物在剖面中變化不大,粘土礦物以水云母為主,并有少量高嶺石和蟶石。呈酸性至中性反應。土層厚度僅40~50厘米,有明顯的融凍微形態(tài)特征,底層有季節(jié)凍層或多年凍土。   高山草甸土可作天然牧場。在亞高山帶的有些地區(qū)配以防寒和肥水管理措施后可墾為旱作農田,種植青稞、油菜等耐寒作物。
草場:又稱牧地,是農業(yè)用地之一,指生長著具有飼用價值的各種草類,可供牲畜放牧或收割飼草的草原畜牧業(yè)生產基地。按人工干預程度可分為天然草場、人工草場、半人工草場以及割草草場、草庫倫(草場圍欄起來進行封閉培育)和飼料輪作區(qū)等。草場資源既包括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,也包括高山草甸和河漫灘草甸。
草場:又稱牧地,是農業(yè)用地之一,指生長著具有飼用價值的各種草類,可供牲畜放牧或收割飼草的草原畜牧業(yè)生產基地。按人工干預程度可分為天然草場、人工草場、半人工草場以及割草草場、草庫倫(草場圍欄起來進行封閉培育)和飼料輪作區(qū)等。草場資源既包括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,也包括高山草甸和河漫灘草甸。
 
免責聲明: 如果本站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涉及版權問題,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,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
本站未注明稿件來源:西北苗木網的圖/文等稿件,均來自于互聯(lián)網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場和觀點,僅供參考。他人從本網轉載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及時更正或刪除。
更多>同類苗木品種
推薦苗木品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