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仙的養(yǎng)殖方法與栽培技術(圖)
植物別名:
拉 丁 名:
Narcissus tazetta var.chinensis
所屬科屬:
石蒜科 水仙屬
分布地區(qū):
水仙屬植物分布中心在歐洲中部,地中海沿岸,本種為我國原產(chǎn),在浙江、福建、臺灣等地有野生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石蒜科多年生草本。地下部分的鱗莖肥大似洋蔥,卵形至廣卵狀球形,外被棕褐色皮膜。葉狹長帶狀,二列狀著生。花葶中空,扁筒狀,通常每球有花葶數(shù)支,多者可達10余支,每葶數(shù)支,至10余朵,組成傘房花序。 雄蕊呈橢圓形,花粉為黃色。雌蕊近似三角形,乳白色,中部發(fā)綠。
生長習性:
水仙是夏季落葉休眠的秋植球根花卉,冬季生長,早春開花,6月上、中旬地上部分枯萎進入休眠期。鱗莖球在春天膨大,其內(nèi)花芽分化在葉被枯后高溫中(26℃以上)進行,溫度高時可以長根,隨溫度下降才發(fā)葉,至6-10℃時抽花萼。故水仙生長要求冬季溫暖而濕潤的氣候。
栽培繁育:
水仙為三倍體植物,具高度不孕性,靠分栽小鱗莖來養(yǎng)殖,將母球兩側分生的小鱗莖分開作種球,霜降職 前后進行,將小球端正排在良好的濕潤的土中,一般需3-4年才能生成大鱗莖而開花。
景觀用途:
水仙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冬季室內(nèi)盆養(yǎng)花卉,既宜案頭供養(yǎng),也宜窗前點綴。江南溫暖地區(qū),也可露地栽植,散植于庭院一角,或布置于花臺、草地,清雅宜人。水仙也可作切花供應。鱗莖可入藥,搗爛敷治癰腫。其花可提取香精,為高級香精原料。
其 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