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說明
植物名稱:油松 別名:短葉松 紅皮松 赤松 短葉馬尾松 東北黑松 紫翅油松 巨果油松 拉丁名:Pinus tabulaeformis Carr. 英文名:Chinese Pine 科:松科 屬:松屬 分布地區(qū) 產(chǎn)我國華北及西北地區(qū),以陜西、山西為其分布中心;朝鮮也有分布。生于海拔100~2600米地帶,多組成單純林。 形態(tài)特征 常綠喬木,高達30m;干皮深灰褐色或褐灰色,鱗片狀裂,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;壯齡樹樹冠塔形或廣卵形,老年樹冠常成傘形或平頂;大枝平展或向下斜展,小枝較粗,褐黃色,無毛,幼時微被白粉;冬芽矩圓形,頂端尖,微具樹脂,芽鱗紅褐色,邊緣有絲狀缺裂。 葉針形,2針1束,深綠色,較粗硬,長6.5~15cm,邊緣有細鋸齒,兩面具氣孔線,樹脂道邊生,基部有葉鞘?;▎涡?,雌雄同株;雄球花圓柱形,長1.2~1.8cm,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狀;雌球花單生或聚生于新枝頂部。 球果卵形或圓卵形,長4~9cm,有短梗,向下彎垂,成熟前綠色,熟時淡黃色或淡褐黃色,常宿存樹上近數(shù)年之久;中部種鱗近矩圓狀倒卵形,長1.6~2cm,寬約1.4cm,鱗盾肥厚、隆起或微隆起,扁菱形或菱狀多角形,橫脊顯著,鱗臍凸起有尖刺。 種子卵圓形或長卵圓形,淡褐色有斑紋,長6~8mm,徑4~5mm,連翅長1.5~1.8cm;子葉8~12枚,長3.5~5.5cm;初生葉窄條形,長約4.5cm,先端尖,邊緣有細鋸齒?;ㄆ?~5月;球果翌年9~10月成熟。 生長習(xí)性 強陽性,耐寒,耐干旱、瘠薄土壤,在酸性、中性及鈣質(zhì)土上均能生長;深根性,生長速度中等,壽命可長達千年以上。 栽培繁育 播種繁殖。 園林中用苗,均需經(jīng)多次移植的15年生以上大苗;移植應(yīng)挖好土球,移植地的地下水應(yīng)在2m以下,地面切勿積水。 油松苗期要防猝倒病,成苗后還應(yīng)注意松毛蟲、松梢螟的防治。 春旱時應(yīng)適當(dāng)澆水,雨季防止積水 景觀應(yīng)用 樹姿蒼勁古雅,枝葉繁茂,在華北的園林、風(fēng)景區(qū)極為常見;同時也是華北、西北中海拔地帶主要的荒山造林樹種。 油松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及氯氣較敏感,受害后常于針葉上半部發(fā)生紅褐色反應(yīng),故污染嚴(yán)重地方栽植效果不好。 其他 油松常見變種有: 黑皮油松 var. mukdensis Uyeki 樹皮黑灰色,裂口暗灰褐色。產(chǎn)河北承德以東至遼寧沈陽、鞍山等地。 掃帚油松 var. umbraculifera liou et Wang 小喬木,大枝斜上形成掃帚形樹冠。產(chǎn)遼寧千山和天津盤山。嫁接繁殖。 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